画家姜也:从古琴听曲 以淡墨达境

 姜也,吉林省长春人。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文化部美术创作基地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擅长人物画及花鸟画,尤以没骨法和积墨法见长。他致力于宗教、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在艺术理论及文艺批评方面独有建树。他的绘画作品融诗文、书画、金石于一体,意境超然空明,笔力凝重古朴,画风多魏晋风骨和汉唐气象。

弘一法师曾言:“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这不仅是学者、诗人的美德,也是中国书画家必须具备的品格。一个书画家拥有丰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怀,才能使自己的艺术创作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只有具备了高尚的人品,才会有超凡的画品,人品与画品的完美结合,才是艺术的最后成功和最高追求。

中国画是人类艺术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人精神的一种展现,它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中,千百年来随着时代变迁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笔墨情趣,表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成为华夏文苑中的魁宝。姜也先生借助水墨丹青表现世间万物的多彩神韵,表达了自己诗意的情感,使观者领悟到其中无穷的人生哲理和深远的艺术境界。

多年来,姜也先生一直崇尚以诗为魂,以画为骨的创作手段,坚持文史哲并修,诗书画印文并举的创作法则。也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既师古,又不泥古,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姜也先生的绘画,是他在传统的没骨法、积墨法的基础上不断革新而摸索出来的。其绘画,多有一种色墨交融、浓淡互渗、干湿相生的朦胧效果。通篇观之,不仅有一种深厚的历史沧桑感,而且有一种“干裂秋风,润含春雨”,“轻如蝉翼,重若崩云”的美感。

姜也先生是当代富有创新精神的书画大家。他在人物画上磨练了心境,开拓了诗怀。其人物画,流露出他对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精深理解和透析。从他的绘画中可以看出其是沿着魏、晋、汉、唐一派的画风继承和延伸的,深受朱耷、齐白石、李世南、周韶华、范曾的深刻影响,画作意境空灵淡远,舒朗中和。具有荡人心脾的艺术效果,让人惊羡不已。

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评价姜也先生之画:“古朴、雄深、空灵、典雅”;鲁慕迅先生认为姜也先生的画“空灵、圆融、虚静、自然、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禅的境界”。在姜也先生笔下,人物造型典雅高古,丰韵传神。他特别注意运用古代陶俑、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典型的东方写意法则,用简约而概括的造型来表现雄强的汉唐气象,构成一种结构含蓄而又整体感强烈的造型语言。在人物神态的传神方面更是刻画得细致入微,画面中个个人物都若有所思,神情端庄文静,恭谨而不拘束。通过色彩的特殊效果使画面统一在平和而宁静的氛围中,创造出一种淡雅、舒适的美感。

人世间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感动的。观姜也先生的人物画,你犹如回归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中独享超凡脱俗的奇妙感受,使人赏心悦目,如沐甘霖;又如陈年美酒甘醇可口、香气怡人。那种“看花听竹心无事,扫地焚香乐有余”的悠闲超脱;那种“家居青山绿水畔,人在福禄寿喜中,春花秋月年年有,自得其乐乐成仙”的怡然自得;那种“云山看去天无尽,人物功到笔有神”的空灵绝妙在姜也先生的画作中处处可见。姜也先生的书画之所以成功,与他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和潜心研究是密不可分的,没有数十年对传统的孜孜钻研和不断创新,没有数十年与古人的对话神交和孤独求索,是绝对不可能取得如此成就的。用“胸中有墨文呈彩,妙词彩画最骚人”,这些词句来形容姜也先生其人其画一点儿也不为过。

姜也先生的人物画整体上宏大壮阔,采用散点透视、多层次的立体多维表现手法,人物有远、中、近之分,用色极为淡雅而丰富,笔法随景物远近幻化而多变,由细到粗,由粗到精,达到“以神写形,神形兼备”的绝佳艺术效果。通过诗意的笔墨色彩把人物从欢乐和幸福的幻想之中取得心灵的满足,精神的享受和安慰,表现得细致入微,使观者从东方独特的感悟中领会到无限的韵律之美。这个韵律之美,犹如“旧瓶装新酒”,让人在古朴悠远的气息中品味出时代的新意,可谓笔下人间情,满纸时代声。这种深厚的表现功力和娴熟的技巧浑然天成,相得益彰,正如启功先生所讲的“腕底龙蛇成百骥,丹青妙笔亦传神”。

品味姜也先生的人物画,我们不难发现如下鲜明的个性特点。

其一、姜也先生人物画以墨色为主,以褚石、朱砂、胭脂、石绿等色彩的巧妙搭配,且极具渲染力和层次感,有一种明丽安逸的效果。我们不能不佩服姜也先生的高超技巧,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苏东坡的词:“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可见一切神来之笔皆缘于人啊!

其二,“不求功而见功于笔墨之外,不讲秀而含秀于笔墨之内”,姜也先生是一位具有深厚传统功力和创造才能的艺术家,他具有深厚的功力和鲜明的艺术个性,其作品既有道家、儒家、佛家的哲学思想,又有写意的敏锐观察力,正因为如此,使其作品落笔天然美妙,气韵卓而不凡。观姜也先生的作品,犹如徜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之中,让你入神忘情,醉而忘返。那种“神州大地收眼底,万里江山入画来”的宏大气势扑面而来。

其三、从姜也先生的人物画看出他对墨与色的技巧、技法运用的非常娴熟,他在创作之时不拘谨做作,使画面淳朴、自然、生动,不拘于形式,丝毫不给人以程式的感觉,恍若新月出天涯用它淡然的清辉吸引着观者的眼睛,使人久久凝视,自然而然地渐悟到心灵深处净化与洗礼的快感。正如苏东坡诗云:“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密十分甜。”“林间好鸟人如意,壁上春山月有光”,让人体会到圣洁的伟力,让观者在一派空灵神秘的诗境中思绪缥缈和无限神往。

其四、姜也先生人物画主要特点是“中和淡然”,其运笔遒劲朴厚,如锥划沙,处处着力;“圆”,既柔美又富有弹性,如绵里藏针;“重”,峻劲有力,如高山坠石,墨色淡而不浮滑;“留”,能主动控制,随时可以放得开而又能收得住。正如怀素先生所讲:“直抒胸意,尽吐胸中块垒,观士人物,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这种感觉带给观者无尽的快乐和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是姜也先生“操千曲而知其音,观千剑而识其器”的结果,这正是“日有所思,经史如诏,久于其道,金石为开”。

“破茧成蝶,美妙绝伦”!纵观姜也先生的画作,我不禁发出如此感叹。仔细品位姜也先生的画作,我整整用了一个礼拜,一个礼拜里无论白天还是深夜我都沉浸在姜也先生的画中景致里,姜也先生画中人物举止端庄、气质优雅,画中景物天造之合,不为物役,浑然和谐,让人感到在平淡自然之中的卓然不群、温文尔雅,真是雅韵弥存,洗尽铅华的一种不可言喻的大美奇奂,落笔之处风雨自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分明是难得的天外仙境,岂是乱人耳目之喧嚣凡尘,凡夫俗子?姜也先生画中的意境空灵、悠远、平实、自然,亲切感人,令人忘返,如醉如痴地品味姜也先生的画作竟使我忘记了疲倦和劳累。画中人物和奇景天人合一,如影随形,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笑一颦皆神来之笔,其用笔之干练,设色之明快,处处显现出大家风范。你看那钟馗的威而不恶、凛然正气,使心胸坦然者喜之,行为卑劣者畏之;《仕女图》中个个佳丽仪态端庄,圣洁高贵,一笑一颦皆露出中国古典美女含蓄可人的优雅气质,人物目光下垂,或睁或闭,似听似观,目光所极正是对人生命运的觉悟。《仙人侣鹤图》中仙人、仙鹤使人浮想联翩,天地的大和之境在焉;《短笛悠悠》中仕女在仙境中悠闲地吹奏着长笛,观画让人如闻天籁,余音绕梁……此景只应天上有,我辈能得几回闻?姜也先生的作品能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其艺术天赋之外,更主要的是他刻苦勤奋,孜孜以求,以及虚心好学,博采众长。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数十年的不懈追求,发奋创新,终于厚积薄发,爆发出今天精彩纷呈、绚丽多姿、令人沉醉的画作。

古人云:“凝神遐想,妙悟自然……妙悟自然,物我两忘”,我觉得能让人感到“物我两忘”的佳作毕竟不是很多,今天我在姜也先生的画作中深切的体会到了物我两忘的奇妙感觉。我相信上下求索,孜孜不倦的姜也先生会沿着自己追求的最高境界继续奋进,不断地学习创新,不断地超越自我,为我们创造出更多“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的耀世佳作。(来源:博纳中艺)

最新艺术新闻资讯:国画家-国画-艺术中心-水墨画-山水画-工笔画-花鸟画-人物画-文人画 » 画家姜也:从古琴听曲 以淡墨达境

赞 (0)
分享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