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满乾坤——花鸟画的中国精神
2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2-05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也是中国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之一。其描绘对象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花卉、蔬果、草虫、翎毛、六畜、走兽等各种动植物。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
阅读(1322)评论(0)赞 (0)
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2-05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也是中国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之一。其描绘对象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花卉、蔬果、草虫、翎毛、六畜、走兽等各种动植物。北宋《宣和画谱·花鸟叙论》云:“诗人六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而律历四时,亦记其荣枯语默之候。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
阅读(1322)评论(0)赞 (0)
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1-28
(南宋)哥窑灰青釉葵花式洗 (南宋)哥窑青釉贯耳壶 当你剥开一个茶叶蛋,是否会被褐色蛋壳上破碎的纹路所吸引?有谁会认为这是一种美的纹饰?恐怕没人会这么想。可是,中国古代瓷器烧造史上出现过这样一种瓷器,它的表面布满了像碎蛋壳一样的裂纹,一道道纵横交错,仿佛乍暖还寒时节河湖之...
阅读(1079)评论(0)赞 (0)
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1-27
我们现在的研究水平高于古人,一些自古流传的真迹被发现并非真迹,而一些过去评价不高的,现在也许会被重新评价。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的形成”特展上半期的限展作品《秋塘双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阅读(1263)评论(0)赞 (0)
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1-24
原标题:被人低估的稀世珍宝 我们现在的研究水平高于古人,一些自古流传的真迹被发现并非真迹,而一些过去评价不高的,现在也许会被重新评价。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宝的形成”特展上半期的限展作品《秋塘双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阅读(991)评论(0)赞 (0)
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1-16
去年初冬时节,我去美国波士顿参观了美术馆博物馆。该博物馆以收藏东方艺术品著称于世,现藏有中国和日本绘画五千余幅,有相当数量的宋、元时期名画,如保存完好的唐张萱《捣练图》、宋徽宗《五色鹦鹉》等,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迹。
阅读(1715)评论(0)赞 (0)
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1-15
金农 汤婆子图 虽然名为代笔,但是金农绝不是让罗聘简单地复制已有的作品:反复地让学生修改作品说明他除了对自己和购买者负责以外,还在不断地靠自己的经验提携引导下一代,这正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能得以延绵不朽的重要原因,我们不由得对金农肃然起敬。
阅读(1212)评论(0)赞 (0)
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1-15
一个人选择了艺术品收藏,实际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状态。但收藏标准则取决于收藏态度,求真还是务虚也决定了收藏的标准。务实收藏需要严格的条件,眼力、财力、适度的运气必不可少。如果不因此研究艺术品的文化价值,只是利用其商业价值牟利,或许就成了对艺术品真正价值的藐视。
阅读(893)评论(0)赞 (0)
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1-14
2018年新年到来之际,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了“宋代花笺”特展。本次特展共计选展20组件,以宋代砑花笺纸为核心,不仅是史上最具规模的一次展出,更是过去前所未有的主题展览。该院表示,期盼民众能从这批存在将近千年的宋代砑花笺纸中,一探宋代典雅的文化与时代审美风尚。
阅读(982)评论(0)赞 (0)
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1-05
中国文化艺术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也凝聚着文艺收藏的风云沧桑。社会文明的整体进步,在促进文艺创作繁荣的同时,也推动文艺收藏的蓬勃发展。如今市场经济赋予收藏更深、更广泛的内容,有人断言,继房地产、股票之后,那些极具经济价值的艺术藏品(如古玩、书画、观赏石)是又一大投资项目。关于...
阅读(802)评论(0)赞 (0)
国画家 发布于 2018-01-05
电影《芳华》公映以后,批评家内部大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当然,否定《芳华》是允许的,只是,在有些否定的陈述中,我们依稀看到了一种文革式的批评逻辑:既然文革是应该彻底否定的,既然那个时代的所谓理想是建立在一种虚妄、狂热、激进基础上的,那么这个时代就应该没有什么&...
阅读(806)评论(0)赞 (0)